以太深渊是一个复杂到极点的唯心聚合体。
人们通常认为的“眼一闭世界就没了”
“心灵决定物质”
,“先有心灵后有物质”
叫“唯我主义”
,是一种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
在学术层面,主观唯心主义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
在科学的方法论下,当前,客观唯心主义的焦点问题总共有三个。
第一,“意识”
或者说“灵魂”
,这东西是如何催动构成人体、动物体的“物质”
行动的?
第二个焦点问题在于:从无生命的万物看,物质绝对是可以独立于意识存在的。
从有生命的万物看,意识是可以寄托于物质存在的。
但是,意识能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
迄今为止,从未发现过灵魂完全脱离肉体,单独存在的痕迹。
第三个焦点问题:物质和意识能否相互转化?或者说“创造”
?
这三个问题的真实答案,几乎能够解释一切的超能力迹象,被称作“以太三问”
。
而东方的圣贤,在古代便有《天问》这样的恢弘著作。
当然了,人类迄今为止,也没有寻找到这类问题真正的答案,甚至连皮毛都没有找到……
总而言之,在学者眼中,以太深渊的存在是客观的,物质的存在也是客观的,但万物的运转,又构成了深渊的混沌意识。
人类世界位于深渊的浅光层,自然也是以太深渊的一部分。
作为有智慧的低熵体,与混沌意识产生共鸣,是诞生超能力的一种简单方式。
陆天明道:“人类可以拥有的超能力,与心灵强度成正比。
灵魂相当于是容器,容器越大,可以承载的也就越多。”
“300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关卡,允许拥有一些简单能力。”
“你跳进以太之海后,不要去排斥那个模糊复杂的意志,将它当成自己的母亲,一觉醒来,便发现自己拥有了新的能力。”
“这么简单的吗?”
陈心怡挑了挑眉毛。
“就是这么简单。
它是大自然,是超越我们星球,超越我方世界,更加伟岸的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里是主旋律。”
“只是很可惜,我们人类对它的认识,太浅薄了……我们只能生活在世界的庇护下。”
陆天明感慨道:“在我们以前的时代,还要学习什么《心源流法》来沟通‘以太深渊’,现在都不需要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