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京都设置”
太学寮“,隶属于式部。
招收五位以上的贵族、官僚子弟。
地方设置“国学”
,隶属于国司,招收一般小康之家子弟。
其学科科目有“明经”
、“纪传”
两道。
“明经”
道,习《尚书》、《周易》、《毛诗》、《周礼》、《礼纪》、《春秋》、《论语》、《孝经》。
“纪传”
道。
习《史记》等“前四史”
、《晋书》、《文选》、《尔雅》。
这同唐朝的国子学、太学,简直是如出一辙,别无二致。
在“太学寮”
、“国学”
任教人员,多是遣唐使及留唐归国生。
如随遣唐使留学的膳大丘,学满回国即任教“太学寮”
,专门传授儒学。
神户天皇景云二年(768),奏准奠孔子为文宣王。
在此前后,天皇还曾下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
精勤诵习,倍加教授。
儒学自6世纪初传到日本,直至20世纪的千余年间。
一直影响着日本人的思想和行为。
关于史书的编纂.文武天皇庆云八年,太安麻吕用“万叶假名”
编纂了日本现存最早的史书——《古事纪》3卷。
天武天皇诏太安麻吕与舍人、宗王编纂《日本书纪》,正元天皇养老四年完成30卷。
其后,又有《续日本记》。
嵯峨天皇弘仁十年(819)又敕令编纂,至承和七年(840)由藤原绪嗣等纂成《日本后记》40卷,为平安早期的基本史籍。
仿效唐朝修纂皇帝实录。
日本也出现了《文德实录》、《三代实录》等史书。
《日本书纪》、《续日本纪》、《日本后纪》、《续日本后纪》以及文德实录》、《三代实录》等汉文史书,被称为“六国史”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m
.